通知公告
   
会员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正文
爱生爱岗育英才 无怨无悔铸师魂—— 胡新荣事迹材料
2015-09-24 09:24     (点击: )

胡新荣,1973年出生,系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7月本科毕业于武汉纺织工学院,1997年4月研究生毕业于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同年就职于武汉纺织大学(原武汉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系,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学位,2008年11月-2009年5月期间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做访问学者。

一、潜心教学,不断创新

十八年来,胡新荣老师一直扎根于基层,奋斗在教育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辛勤工作。在大学教师这一本职工作岗位上以饱满的斗志,满腔的热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充分体现了一名科技教育工作者的良好道德操行和学者风范,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贡献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2001年、2005年分别被评为校级“优秀女职工”称号,2005年还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系统“优秀女职工”,2009年被评为“校级文明标兵”。热爱教育事业,并一直践行着著名教育家沃德的著名格言:“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鼓励学生去学习知识”,让学生修有所得,学有所获。对于一个专业素质很高的教师来说,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有掌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授课课程的学习方法,胡老师常常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加课时完成实验内容,经常比正常学时多付出1倍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年来在学校教务处组织的评教的活动中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评价,并于2001年获校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多次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在其指导的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中,先后有近20余名学生的论文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其本人多次获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主持承担了近10项省级、校级教研教改项目;主持申报并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等两项省级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负责申报并建设湖北省商务厅和湖北省教育厅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主持并实施了“数学与计算机”复合人才试点班的建设;主持和参与学院各类各级人才培养改革项目、课程建设项目、教学研讨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也让她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 “面向纺织产业发展的自主工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一等奖、湖北省教育厅“基于多校间同类专业合作联盟的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研究与实践”二等奖等多项省市级教育教学成果的主要参与者和完成者。胡新荣老师因在培养纺织行业信息化人才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师奖。

二、爱心育人,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人情味,也就是有阳光味道,要有责任心和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胡老师认为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作为任课教师不要单纯只上好专业课,应该不失时机地对我们进行思想和素质教育。她常常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待学生既要有奉献爱心的素质,更要有实践爱心的能力;既要有振聋发聩的批评,更要有春风化雨的赞赏;既能当学生生活的良师益友,又能做学业的启蒙领航。秉承这样的教育理念,胡老师多次担任班级导师(班主任),关心学生的学业成长和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就业和深造,积极为他们的未来出谋划策、创造条件,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在课余时间都有很多学生通过QQ或邮件找胡新荣老师谈一些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惑。凭着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她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每年胡老师都推荐学生到知名企业就业,帮助和指导学生如刘博文、付珉、梁易等进入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其指导的付珉同学经过胡老师的培养更是获得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达7万澳元的博士奖学金资助;胡老师经常自筹经费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长年累月利用业余和休息时间义务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创新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等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十多项。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胡新荣老师一直坚持指导学生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并获得溢达杯、湖北省挑战杯铜奖等多个奖项;2002年获校级“三育人”先进,2009年获校级“就业先进个人”,2013年获“优秀班级导师”等称号。

在传授知识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之中,胡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力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在一切活动中时刻注意为人师表,树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尚形象。作为党员教师,在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工作中,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较任何回报和个人得失,为学院的各项工作献策献力,圆满完成各级领导下达的任务。在我校2006年的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和自2011年以来学校教务处组织的审核评估工作中,任务之繁重,工作量之巨,责任之重大,史无前例。作为教研室主任(2001-2011)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2012-2015),面对困难和任务,她带领全体同事加班加点完成学校各级部门下达的一个又一个任务,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评估考核指标,从各项状态表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到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直至教学质量报告的撰写,该同志都亲力亲为,为学院的本科教学评估的各项工作献策献力。因无私奉献和勤奋工作,胡老师于2005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2006年被评为校“评估先进个人”,2007年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三、潜心科研,建设团队

“教学生产科研,科研提升教学。”胡老师认为,利用教学促进科研,将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引入人才培养,可以形成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无论是作为学院副院长还是一名普通教师,潜心科研是她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纺织服装是我校的特色学科,为更好的实现学科融合,自2002年起她就致力于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对虚拟试衣和织物仿真的关键技术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在柔性材料的特性分析、建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8年在美国Texas大学奥斯汀分校作访问学者期间,与该校纺织系主任徐步高博士在虚拟试衣和织物仿真建模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与徐教授的合作为她在纺织服装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承担和参与了10余项与虚拟试衣、织物仿真、可视化计算等研究相关的纵向项目,撰写了《Re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ized dress forms using parameterized silhouettes》等中英文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和一些国际会议上,其中有两篇论文被SCI检索,有十余篇论文被EI和ISTP检索。出版了译著《三维动漫游戏编程开发入门》1部,主编和参编《微机原理技术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4部。

作为主要参加者和负责人,近年来主持的纵向项目有近十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黎曼流形的织物建模与仿真的研究(61103085)”,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虚拟面料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GTKL2009014)”,湖北省教育厅产学研重大项目“纺织面料及服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成套技术研究(C2010036)”,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织物可视化建模与仿真关键技术的研究(D20131604)”,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服装个性化三维人体变形模型研究与实现(DTL20070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项目“面向三维虚拟服装试穿试穿的个性化拟实数字人建模技术的研究(2007083)”,广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基于黎曼几何的虚拟织物建模与动态仿真关键技术的研究(12C42091562)”等,2011年被评为校级“科技创新标兵”。

作为纺织产业链共性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团队“数字化纺织与可视化仿真”的负责人,她积极参与到学科建设之中。打造团队重要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团队的建设不仅仅是人才的引进,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胡老师投入大量精力对新进年青教师悉心指导,着力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她发挥团队负责人优势,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对实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研讨,相互学习启发,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传授给青年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去;为青年教师开办学术讲座,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方式、热爱教学关爱学生成长的行为给青年教师树立了良好榜样;她加强传带,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每年暑假组织新进教师的讲课练兵,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每学期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她还从科研选题、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等各方面给予青年教师相应指导,使其尽快融入科研氛围。负责学院“黄鹤英才”计划、湖北省科技厅创新团队“深度学习理论及应用”的申请工作,为学院高水平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无私的注入自己的心血。在她的带领下,“数字化纺织与可视化仿真”团队近5年来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近1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篇。

教育是良心工程,做让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同事满意的工作者,是胡老师一直努力追求的境界。“彩云飘在空中,虽然得意忘形,但最多只能换取多少声夸奖;唯有化作甜雨并扎根于沃土之中,才能给世界创造芳菲。”她经常说,教师是天下最阳光的事业,选择了武汉纺织大学,选择了把满腔热情和青春奉献给纺织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事业,虽然一路有起有伏,但依然无怨无悔。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讯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电话:027-59367662
武汉纺织大学工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