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大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为我校获奖项目团队颁奖,对我校科技创新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jpg)
徐卫林教授主持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获得“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为该项目科研团队颁奖。2009年2月18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济宁市主持该技术的全国推广会,要求棉、毛、麻、丝等各专业协会在全行业推广。8月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就该项目召开全省推广会,省内100多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积极参会,迅速在全省掀起了推广应用的热潮。基于此,学校主持创建了中国“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科技创新联盟”,力推国家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据悉,这项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盛赞为“对传统纺纱技术一次革命性突破”的原创技术,还获得了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徐卫林本人获得了美国纤维协会杰出成就奖。

曾庆福教授主持研发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 获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开创了高温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回用先例,使印染生产废水回收率达到90%,节水达90%以上,为纺织印染行业完成节能减排20%的整体目标提供了技术保障。技术应用于青岛凤凰印染、青岛喜盈门等26家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5家应用企业的数据统计,累计处理印染废水总量1.34亿吨,回用废水687.46万吨,减少COD排放7.26万吨、节约蒸汽消耗24.6万吨,为企业节支总额11653万元。同时,因为他在苎麻循环经济领域的突出成果,学校牵头组建了“中国苎麻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致力于解决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继徐卫林教授获得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我校再获两项国家级科技大奖,充分显示了学校实施高水平特色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在纺织和相关领域突出的学科优势已经转化为科技创新的源泉,必将进一步加快学校向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进军的步伐,更好的服务于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